2025小孩保險怎麼買?兒童保險3大規劃重點
受到台灣少子化影響,每個小孩都是父母的心頭寶,小孩萬一有任何閃失,父母總是心疼至極,也因此,許多父母在孩子呱呱落地後總會積極幫孩子規劃醫療保障,希望透過保險轉嫁風險,讓小孩享有更好的醫療品質。
父母全心想幫孩子規劃完善的兒童保單,真的有規劃在刀口上嗎?保費是否會造成每年父母的經濟負擔呢?建議父母在規劃兒童保單時,可透過以下3階段的保險規劃,逐步建構更完善的醫療保障。
▼ 新生兒時期:善用醫療險組合建立基本保障,住院日額型醫療險及實支實付型醫療險不可少
許多人在初為人父、人母之時,除了尚在調整角色轉換的心情外,不少人也擔心如何撫養初來乍到的心頭寶。因此,許多新手爸媽對於新生的寶貝總是憂愁該如何給他更完善的保護。
由於剛出生的寶貝們可能因為抵抗力較弱,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感染,當情況較為嚴重時可能需要住院診療。因此,醫療險可用來轉嫁就醫、住院的相關花費。但除了住院及手術費用外,居家療養或是父母因照護須請假造成的薪資損失等費用,是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無法提供的保障。因此,建議選擇可提供填補自費費用支出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外,也能同時加入日額型醫療險,填補照護費用或父母請假時期的收入損失。
▼ 小學時期:強化意外防護力,補強傷害險及傷害醫療險
幼稚園及小學時期的孩子相對活潑、好動,但也因對周遭環境安全的警覺性不足,遇到意外的機率也相對較高;若孩子已經投保了住院日額型醫療險及實支實付型醫療險,此階段建議加強傷害險與傷害醫療險的保障。以傷害醫療險為例,主要是可以填補因意外導致受傷就醫,而產生的門診或住院時的診療費用,例如跌倒受傷或骨折等孩童常見的意外事故。
▼ 中學、大學時期:趁早補足癌症險、重大疾病險、重大傷病險,建立孩子未來的醫療自主權
現在癌症仍位居十大死因首位,罹癌年齡也有愈來愈年輕的現象,但又受惠於醫療科技進步,許多癌症若發現得早,可獲得良好控制。因此,規劃癌症險可幫小孩轉嫁萬一罹癌後的高額治療費用,像是住院、藥物或是新型治療方式等。而重大疾病險或重大傷病險,則是除了同樣針對癌症提供給付之外,還將心肌梗塞、腦中風等重大疾病納入理賠範圍中。而且這3類保單具有年齡越小,保費相對較低的特性,因此趁孩子年紀小、體況好的時候投保,除了能減輕保費的負擔壓力外,若孩子未來不幸面臨重症侵襲時,能擁有更多的治療選擇。
此外,家中有就學中的孩童,家長們也千萬別忘了檢視學校是否還有幫學生投保學生保險,其中醫療給付也包含住院保險金、傷害門診與重大燒燙傷及須重建手術費理賠,對家長來說,也不無小補。
提醒父母們,在小孩經濟獨立自主前,其最大的經濟依靠還是自己,千萬別忘了檢視自己的保障是否足夠,為自己做好完善的保障範圍及足夠的保險金額,才是對小孩展現「愛與責任」的最佳行動。
全球人壽提醒,保險不是買了就好,還需要每年檢視並做適當的調整,如此在面對風險發生時,才能真正發揮保障效果,給予最實質的幫助,讓自己及家人多一份安心,真正放心。歡迎免費預約諮詢全球人壽專業顧問,為您提供全方位的保險規劃建議。
瞭解更多:保險怎麼買最划算?買保險「注意事項」都在這!>>這篇文章必讀
《保險簡單點,話險為易》
保險,用聽的嘛ㄟ通↓↓點擊播放
全球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(下稱本公司)依據個人資料保護法(以下稱個資法)第六條第二項、第八條第一項如為間接蒐集之個人資料則為第九條第一項)規定,向台端告知下列事項,請台端詳閱:
一、蒐集之目的:
(一)人身保險。
(二)其他經營合於營業登記項目或組織章程所定之業務。
二、蒐集之個人資料類別:
(一)識別類:
1.辨識個人者:如姓名、職稱、住址、電話、電子郵遞地址及其他任何可辨識資料本人者等。
2.辨識財務者:如金融機構帳戶之號碼與姓名、信用卡或簽帳卡之號碼等。
3.政府資料中之辨識者:如身分證統一編號、統一證號、殘障手冊號碼、證照號碼、護照號碼等。
(二)特徵類:
1.個人描述:如年齡、性別、出生年月日等。
2.身體描述:如身高、體重等。
3.習慣:如抽煙、喝酒等。
(三)家庭情形:如結婚有無、家庭成員之細節等。
(四)社會情況:如所有或具有其他權利之動產或不動產之價值等。
(五)財務細節:如收入、所得、資產與投資、負債與支出、外匯交易紀錄、票據信用、保險細節等。
(六)健康與其他:如醫療報告、治療與診斷紀錄、檢驗結果、身心障礙手冊證明資料等。
(七)其他詳如要保書等相關業務申請書或契約書內容。
三、個人資料之來源(個人資料非由當事人提供間接蒐集之情形適用):
(一)要保人。
(二)當事人之法定代理人、輔助人。
(三)各醫療院所。
(四)與第三人共同行銷、交互運用客戶資料、合作推廣等關係、或於本公司各項業務內所委託往來之第三人。
四、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、對象、地區、方式:
(一)期間:因執行業務所必須及依法令規定應為保存之期間。
(二)對象:本公司、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、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、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、財團法人保險安定基金、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、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、財團法人聯合信用卡中心、台灣票據交換所、財金資訊公司、業務委外機構、與本公司有再保業務往來之公司、依法有調查權機關或金融監理機關。
(三)地區:上述對象所在之地區。
(四)方式:合於法令規定之利用方式。
五、依據個資法第三條規定,台端就本公司保有台端之個人資料得行使之權利及方式:
(一)得向本公司行使之權利:
1.向本公司查詢、請求閱覽或請求製給複製本。
2.向本公司請求補充或更正。
3.向本公司請求停止蒐集、處理或利用及請求刪除。
(二)行使權利之方式:以書面方式行使上述權利(查詢台端個人資料可另以本公司服務電話及網際網路方式)。
六、台端不提供個人資料所致權益之影響(個人資料由當事人直接蒐集之情形適用):台端若未能提供相關個人資料時,本公司將可能延後或無法進行必要之審核及處理作業,因此可能婉謝承保、遲延或無法提供台端相關服務或給付。